據國外媒體報道,聯合國寬帶委員會在2017-09-19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由于寬帶推出沒能跟上人口增長的步伐,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有可能會演變成難以逾越的“數字大裂谷”(digital chasm)。
該委員會在報告中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數字不平等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日益加劇”。
但該委員會成立的一個工作組在第二份報告中提出了新的希望,指出可以利用高空平臺和衛星將互聯網覆蓋范圍擴大到世界上覆蓋不足的地區。
Inmarsat首席執行官Rupert Pearce在接受Global Telecoms Business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約有40億人口沒有接入互聯網,并且寬帶的普及率正在放緩。”Pearce是編制第二份報告的工作組負責人。
他指出:“我們正處于一個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在推出可以承受的網絡的覆蓋和成本方面,變革接連不斷。”
Pearce工作組報告(與寬帶委員會的報告同于今天發布)指出,衛星和高空平臺可以擴展覆蓋范圍,但政府和監管機構需要采取行動,確保頻譜和服務與現有的移動寬帶網絡協調一致。
Pearce在報告發布之前接受采訪時告訴GTB記者:“這些技術的成本與地面移動技術的成本相當或更低?!?/p>
由聯合國兩個機構、國際電信聯盟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0年成立的寬帶委員會將于今天晚些時候在紐約向聯合國提交報告。委員會的正式名稱是寬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由美洲電信公司(América Móvil)總裁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和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Paul Kagame)擔任負責人。
Pearce工作組報告指出,衛星和高空系統為擴大發展中國家的寬帶覆蓋率提供了巨大的優勢。
報告稱:“除了廣泛的覆蓋范圍、多功能性和可靠性之外,這些系統的部署速度可能相對較快、更具成本效益,更有利于環境保護。”
報告補充說,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目前仍然無法定期接入互聯網;并列出三種實用技術改善這一局面:
高通量衛星:50年前便運行在地球靜止軌道上的衛星的現代版本;
龐大的非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星座:正在規劃或已經投入使用的服務,由SES公司O3b、Iridium和OneWeb等公司經營;和高空平臺站:位于地面20-50公里的載人或無人飛機、氣球或飛艇。
Pearce告訴GTB記者:“明確的改變從5年或者1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痹S多新技術“已經被發達國家所采用,這些技術可以為所有人提供實用的網絡覆蓋”。
他表示,Pearce工作組報告提出三項重要建議?!皼Q策者必須確保頻譜能夠使用”,這方面應該和現有的服務協調一致。
第二,“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促進競爭的戰略”,開發新的高空技術作為一種綜合方法。“只用一種技術(如移動或光纖)已經難以滿足需要?!彼鼈儼l揮了關鍵作用,“但是我們需要鼓勵技術中立的方法”。
第三,“利益相關者應該支持創新試點項目。我們正在推動異構網絡,而不是對其持反對態度。”
同時,Pearce指出,寬帶委員會的報告稱“寬帶連接性越來越差,而不是更好。數字鴻溝正在加大。”
寬帶委員會的目標最初是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制定的,包括寬帶推出作為改善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的目標。
該委員會在今天的報告中指出:“到2017年底,預計將有大約35.8億人接入互聯網,相當于全球總人口的48.0%,高于2016年年底預估的34.0億人即世界總人口45.9%的水平?!卑凑者@一數字,年度新增互聯網用戶約1.8億。
“在發展中國家,預計到2017年底,互聯網滲透率將從2016年年底的39.0%提高至41.3%,表明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用戶滲透率不可能在類似的時間框架內達到50%的水平?!边@一50%的目標是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
預計2017年最不發達國家的互聯網用戶普及率將達到17.5%,高于2016年15.6%的水平。寬帶委員會表示,“到2020年在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普遍和負擔得起的互聯網接入”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非常難以”實現。